笼千年于一戏
——在大别山地区首部沉浸式音乐剧中追寻历史记忆
鄂东晚报记者 邹德祥
千年眷恋,今朝再现。
一声声唢呐响起,新娘掀起红盖头的瞬间,新郎幸福地笑了。
主持民俗婚礼的阿庆绕过新郎新娘跳到观众席前,一把拉过游客吴刚的手,嘿嘿一笑“你什么时候拜堂成亲”,吴刚憨憨一笑回应“快了,快了!”原来二人彼此熟悉,才即兴拉起了“家常”。
吴刚不是剧目的“托儿”,俨然成了这场剧目的“主角”。10月3日下午四时许,和吴刚一样“看戏”的100多名游客,在罗田县九资河镇三胜剧场乐滋滋地既当观众,又当“主角”。
引人入戏,是大别山地区首部360度全视角沉浸式音乐剧《情恋·大别山》的灵魂。
剧目情节引人入戏,演员与观众的激情互动频频闪现,那一颦一笑之间,分不清哪个是演员,哪个是观众。
一位罗田阿婆扮相的演员,时而驻足山脚,时而站立水边,时而等候路旁,时而行走田间,时而踱步场院,时而倚靠窗前,她在大别山畔的四季景象里或絮絮叨叨地说话,或婉转缠绵地倾诉,或悠悠扬扬地哼唱。她是剧中一线串珠的“灵魂”人物,也是观众沉入剧情的“眼睛”。
一座小镇,一种风情,一段岁月。
一片乌桕,一段往事,一种印记。
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!只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的演员们“头面戏鼓、镐彩重素、颊染桃花、芳兰天际”,再看仍是“纱锻轻隐、盘丝扼腕、粉黛入画、素面罗绮”,回看依旧“移莲舞步、盘跚蹴蹀、气尽腔圆、字蕴珠玑”。
如云水袖舞,月笼香瑶翩鸿忆。
方寸走高台,蹑蹈丝扉留尘遗。
演员们用心用情演绎,把观众带入到了大别山的山山水水、沟沟壑壑。
此情此景,毕生难忘。现场观众看完节目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。黄州游客张先生久久不愿离席,他激动地说,好久没过这种“戏瘾”了!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,而是一部描绘大别山风情的散文诗。
千年“演”一“戏”,一“戏”唱古今。
两千多年前,“大别山”之名首次被记载于《尚书·禹贡》中。自此,生活在这片地区的人们对这个名字有了深深的眷恋。两千多年后,音乐剧《情恋·大别山》的推出,将这份眷恋变为一场文化演绎的视听盛宴。
罗田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董德传告诉记者,罗田县围绕打造大别山山乡生活旅游目的地,全面叫响“罗田,一见如故乡”口号,变“卖景观”为“卖生活”,以“乡愁”为核心吸引力,以“罗田老家”沉浸式旅游元素,打造武汉城市圈“后花园”“康养地”。《情恋·大别山》剧目时长约50分钟,通过多维度的表演,让观众与罗田山水人文进行互动,以特有的视角让游客深度游历大别山。